欢迎来到
全国心理健康热线:010-85381292 18613365201
1285015491
2024-03-22
去年一年因为工作交流与考察,有幸走过一些心理中心,看到一些新趋势,整理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新”玩法“:
1.与户外结合
这几年不少心理中心在提档升级的过程中增加了户外的部分,或者是考虑了室内与室外的呼应。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增加一片屋顶花园。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屋顶花园)
更加豪气的做法是直接在一片园林中重新打造一个心理中心。在武汉大学心灵度假村的回廊里,对着小院子里的草木与天空发发呆,好像内心就平静了下来。
(武汉大学心理中心户外庭院)
同时户外元素与园艺疗法相结合,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方向。
增加户外部分对场地的先天条件要求比较高,而重新打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心理中心,更不容易。有一种变通的处理方法是不强求户外功能和原有的心理中心在一处,在校园中另寻一处合适的户外场地,建设一片心灵花园,比如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五感悦心花园。
详见:五感悦心,人人出彩--我校第十四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总结表彰暨五感悦心花园开园仪式顺利举行 (剧透一下,这个花园的面积是:13000平米)
推荐指数:★★★★★(五颗星)
容易指数:★★(两颗星)
2.与艺术表达结合
目前在各心理中心,更多的艺术表达工作坊被开发出来,除了音乐、绘画这些传统的工作坊之外,又新增了插花、陶艺、剪纸、拓染等形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站式社区内的陶艺工作室)
工作坊相比于更正式的团体心理咨询来说,简单易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于带领者来说,也是一个和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减压的过程。武汉大学心理中心的章吉老师就表示,”每周带领这样的一个艺术工作坊,我自己也很享受“。
(武汉大学心理中心艺术工作坊的活动照片墙)
华科大心理中心的郭晓丽老师这几年带了舞动华尔兹和尊巴舞的工作坊,师生共同享受舞蹈韵律节拍,不亦乐乎。
这些工作坊的开发成本不高,简便易行,便于宣传推广,老师和学生都能受益,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个新方向。顺便说一句,这些工作坊偶尔也可以和工会以及教师工作部合作,在教职工中开展,拓展心理中心的朋友圈。
推荐指数:★★★★★(五颗星)
容易指数:★★★★(四颗星)
3.与一站式社区结合
这两年高校的一站式社区建设是新热点,心理健康教育与一站式社区建设的结合,也是新的工作增长点,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做出了一些尝试。从目前走在前列的高校实际探索中反馈的情况来看,一站式社区心理服务的关键词有三个:自助、互助、团体。
自助:一站式社区与学生的物理距离近,意味着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主要也针对学生日常性的情绪调适疏导。这就需要提供的心理服务相对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专业人力投入,学生随时可以自主使用。
符合这个条件的形式有:自助阅读、自助测试、音乐放松、正念体验、运动减压、自助宣泄等,其中自助宣泄这两年出现了一种新形式,也就是大家在商场看到的小型一人位K歌唱吧,据一些使用过的心理中心(如武汉科技大学)反映,使用率较高,很受学生欢迎。图片详见:5·25 | 武科大心理中心新场地启用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义校区,今年在一站式社区新开辟了心理服务专区,命名为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一楼是自助设施设备,三楼则为各色艺术工作坊,对有意向建设一站式社区的心理服务的高校来说,非常值得参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站式社区大厅)
互助:互助主要体现为朋辈辅导。对于学生来说,在宿舍楼栋中有一个寝室之外可以跟朋友、心理委员、辅导员谈心的地方,是非常宝贵的。有些小心结,倾诉一下、疏导一下,可能也就解开了。
至于正式的个体心理咨询,因为社区人来人往,私密性容易受到影响,更适合在另外专门的场地开展。
(北方民大一站式学生社区房间示意图以及自助咖啡机)
团体:在学生社区的平日晚上或者是周末,开展一些前文提到的小型一次性艺术体验性团体,不仅辐射面广,受众人数多,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这些团体活动可以依托学院的心理工作站以及学院的心理骨干辅导员来开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站式社区美术工作坊)
一站式社区的心理服务建设在专业上并不难,关键是要在社区有合适的场地,同时要提前及早规划。
COPYRIGHT © YUPINXIANGMU.COM 2015-2020 北京橄榄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2435号-1 网站建设:刻羽云·全网营销